|
|
书法的智慧及其传承 |
“书法”一词始见于南朝《南齐书?周颙传》:“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,学之甚工。”一般认为,书法是以中国文字为创作依据的造型艺术,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,公元前十四至前八世纪之间,逐渐形成可供独立欣赏的系列化的书写法则与意象艺术,涵盖实用与审美,因方型汉字的构造规则而被衍化为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假借、转注,因审美意趣而被清刘熙载《书概》演绎为“书凡两种:篆、分、正为一种,皆详而静者也;行、草为一种,皆简而动者也。”“右军书以二语评之,曰:力屈万夫,韵高千古。”“李阳冰学《峄山碑》,得《延陵季子墓题字》而变化。其自论书也,谓于天地山川、日月星辰、云霞草木、文物衣冠,皆有所得。”“孙过庭草书,在唐为善宗晋法。其所书《书谱》,用笔破而愈完,纷而愈治,飘逸愈沉著,婀娜愈刚健。”“书与画异形而同品。画之意象变化,不可胜穷,约之,不出''''神''''、''''能''''、''''逸''''、''''妙''''四品而已。”“扬子以书为''''心画'''',故书也者,心学也。”“写字者,写志也。”“笔性墨情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。”“书,如也。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:如其人而已。”“学书者有二观:曰''''观物'''',曰''''观我''''。观物以类情,观我以通德。如是,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,而书之时可知矣。”其中,静动之辨,力韵之说,观古观天之论,辩证用笔之察,意象变化之求,心学写志之索,人之性情、书如其人和“二观”相辅、书艺境界之探,实为阐述书法审美,继而诠释“书法”为“心学”之经典。
中国书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智慧成长之路。《尚书?多士》载周公之言“唯殷先人,有册有典”,殷墟以降,突破“依类象形”的限制,“中合心源”,以线条的转折起伏、墨色的枯湿浓淡,谋求结字的协调匀称、章法的疏密奇正,以表达书者情感的百般变化。秦汉尚势,晋代尚韵,南北朝尚神,唐代尚法,宋代尚意,所谓周秦雄风汉取势,和而不同化美秀,“大抵南朝皆旷达,可怜东晋最风流。”东汉蔡邕在《笔论》中智慧横溢,“若坐若行,若飞若动,若强弓硬矢,若水火,若云雾,若日月。纵横有可象者,方得谓之书矣。”王羲之的俊美飘逸,欧阳询的平正险绝,张旭的野逸狂飙,颜真卿的端庄巍峨,黄庭坚的天然自工,米芾的风樯阵马,苏轼的气势豪迈,赵孟坚的恣肆自如,赵孟頫的飞动峭拔,鲜于枢的磅礴奇放,文徵明的遒伟典雅,董其昌的空灵清润……其间均有审美溢智及其美学践行。在漫长的书法演进史上,已融入了笔墨文化、理念现场、生命周期、艺术精神、人文态度、心志追求、人格气韵、审美情趣、变革谋略、书风之变,书法智慧一路洒落,绵延成长终成文脉。 |
|
|
|